徐俊义 内蒙呼和浩特顶尖经方践行者,中国医学专科专病优秀专家
全国中医交流大会优秀论文之辩证施治“溃疡病”(西医)“胃脘痛”(中医)体会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西医诊断的溃疡病也称消化性溃疡,多发于胃或十二指肠球部。中医属于胃脘痛的范围,中医认为胃主受纳和消化饮食,以和降为贵。胃脘痛主要原因,是不能和降。引起不能和降的因素有:受寒凉、停滞、湿热、饮食失调和情志郁结等,现就溃疡病的(胃脘痛),中医辩证分型论治如下:
胃气痛:指气机郁滞引起的胃痛。肝气横逆,往往犯胃克脾,所以对胃气痛特别注意到肝,有肝气胃痛的名称。其证:胃胀痛攻冲、胸闷、痞塞噎气或伴有腹部张痛、大便困难、舌苔白薄、脉弦滑。辩证。是属于胃不和降,肝木克脾胃。胃气痛多由肝气引起,故多伴有肝气症状,如证伴有胁痛,有时太息,多有情志不遂病史。
治:宜行气散滞法和舒肝理气法方:柴胡疏肝汤加减
药:柴胡、白芍、川芎、香附、陈皮、甘草、枳壳。
方义:本方是四逆散加香附、川芎、陈皮而成,香附、川芎和血理气,柴胡、枳壳、白芍能升清降浊,疏畅气滞。用陈皮理气建脾。用甘草以缓急止痛,故用此方治疗气机郁滞,肝气横逆,犯胃克脾所致的胃脘痛。
针灸处方:中脘、内关、足三里、阳陵泉。方义:中脘是六腑会穴,足三里能疏通胃气以升清降浊,内关开胸能治胃脘之郁结,阳陵泉以平肝气冲逆,则胃得和而气自平。
胃虚寒痛:此证着重在脾,多偏于寒。痛时常在空腹,得食,得温热则痛减。面色萎黄不华、疲倦、怕冷、手足不温、喜饮热汤、舌质较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温养中气
方:黄芪建中汤加减
药:黄芪、桂枝、白芍、干姜、大枣、饴糖、甘草。
方义:补虚散寒,强建脾胃的作用,饴糖甘草是温补脾胃,止虚寒腹痛,大枣饴糖补脾胃之虚,桂枝,生姜温中通阳散里寒、芍药敛阴合营,治里有虚寒所治的胃痛、或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药:党参或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木香、砂仁。
方义:本方足以补气和胃建脾的要方,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健强,消化旺盛,五脏六腑匀得到营养,四君子汤补气,木香暖胃降逆之功,半夏有燥湿和胃降逆,故可解恶心,止吐,亦有解郁宽中之效,人参养血益脾,大补之气,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安神益气。
针灸处方: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方义:此证是属于虚寒故用背和腹部俞募穴为主,取内关,足三里和胃气而定痛,加艾灸以温通经气散寒止痛。
饮食积滞,指饮食生冷,饥饱为常损伤脾胃,和直接受寒凉或遇劳累稍触寒邪,饮食不慎所致脾不运化,胃失和降导致胃气失常而产生胃痛。
其证是:胃部痞胀疼痛、恶闻食臭、嗳腐吞酸、拒按不欲食、或有呕吐、吐后胃部感觉轻快。舌苔厚、白或黄、脉象弦滑。
治:消食导滞和胃方:保和丸加减
药:山楂、神曲、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木香、麦牙。
方义:山楂,神曲和莱菔子消食化滞。半夏、陈皮、茯苓和胃化湿,连翘散结清热,木香行气止痛。
针灸处方。中脘、通谷、足三里、公孙。
方义:中脘系六腑之会穴,有宽中降逆作用,通谷善治积聚留饮,足三里系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合治腑病),可帮助消化。公孙系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又为冲脉交会穴,脾胃相表里,脾运则消化白健
热门文章
- 拥抱春天,品味精彩人生,开启五一假期之旅!
- 光明日报聚焦扬子江药业集团:新质生产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 全媒社携手澳大利亚城市明星网红,打造最新合作计划
- “同心聚力,智启未来!”常州市涂料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活动暨五届三次会员大会圆满落幕
- 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全球首款实现大容量、零衰减
- 中高端酒店开启“深蓝模式”,投资人如何选择价值品牌?
- 《太空白蛇传》音乐盛宴3月29日上演!丽怡酒店品牌成为联合推广伙伴
- 整合医学发展注入新动能——2023北京整合医学大会在京召开 整合专病联盟暨全国专家智库正式启动
- 人民网对话徐浩宇代表:坚持创新主导 赋能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 更豪华的探险者,SUV中的“始祖鸟”实力探寻更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