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讯道 -> 国内

有效减少近视发生,需要精准近视防控

发布时间:2024-03-28   来源:网络   阅读:1411

2024年3月是我国第8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有效减少近视发生,共同守护光明未来。

早在建院第二年(2012年),茗视光眼科就成立了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目前张晶博士担任中心主任。张晶介绍,中心一直配备有固定的医生,家长可以选择固定的医生跟踪孩子的近视全生命周期管理。不仅如此,茗视光眼科的其他所有医生对于儿童的近视防控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都是很完备的,这也是茗视光眼科内部对于医生全方位医疗技术的要求。

张晶师从北京茗视光眼科总院长、原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视光中心主任周跃华教授。周跃华素来注重茗视光眼科年轻医生的成长,只要是跟屈光有关,周跃华都会对年轻医生提出要求。“我让他们要做屈光手术,要搞近视防控,要能做干眼症的诊疗,近视眼有眼底的问题,眼底的激光都能自己处理。”通常医院屈光手术、近视防控、干眼、眼底可能要4个专业的医生去完成,周跃华要求茗视光的年轻医生都能独立处理。

有关如何做好近视防控,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精准防控,周跃华教授和张晶博士进行了分享。

图片1.png

01:合理有效近视防控

张晶向家长建议,孩子出生就应该进行常见眼病的筛查,从三岁开始可以建立屈光档案,并且每三个月到半年进行复查。平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用眼的情况,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科学用眼习惯。“比如说我们视近物的时间,有一个20- 20-20原则,说的是每20分钟近距离工作后向20英尺外(6米)远眺20秒。但我们一般认为20秒还是不够的,最好是能有5-10分钟的远眺时间。”

“如果观察孩子用眼习惯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可能近视的表现,比如喜欢眯眼睛,看书看电视喜欢趴得特别近,喜欢歪头视物等”张晶提醒,一旦发现孩子有这些用眼表现,就应该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详细的检查,看是否有近视发展的趋势了。

“建立屈光档案可以随时观察孩子的远视储备,包括眼轴的生长情况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张晶介绍,正常儿童每年眼轴的变化情况是应该在0.2~0.3毫米这一范围内,一旦发现孩子有近视前期的征兆,也就是发现儿童眼轴出现长得过快,例如一年内增长大于0.5毫米,就要及时采取近视防控的措施。

角膜塑形镜(OK镜)、周边离焦的框架眼镜以及多焦点的软性角膜接触镜,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手段。

周跃华的女儿也佩戴了角膜塑形镜,“近视75度时她就戴塑形镜了,戴了7年多,双眼眼轴才分别长0.15和0.18。”反之,不及时进行科学干预,就是另一种结果。有一位带着孩子来就诊的家长没有及时下决心给孩子戴镜,而是尝试了市面上所谓矫正近视的五花八门的方法,但效果不好。“疫情期间不到半年,孩子的近视从100度发展到400多度。家长着急了,终于赶快配上OK镜。到现在过去两年多了,孩子的近视控制得挺好。”周跃华提醒家长,一旦孩子近视,就要采取合理的防控措施。

图片2.png

(北京茗视光眼科总院长周跃华教授)

02:近视的精准化治疗

两年前,周跃华遇到一位四岁就高度近视的小患者。“小朋友的近视已长到1000多度,而且还弱视,双眼矫正视力只有0.2、0.3。家长带孩子四处求医,最后经介绍来到茗视光。”

周跃华给小患者采取了多焦点的软性角膜接触镜(离焦软镜)。离焦软镜是利用“周边离焦”的原理,延缓近视进展的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它不改变角膜的形态,而是通过镜片自身采用“离焦环”设计,来达到延缓眼轴增长、控制近视加深的效果。

四岁多的小患者配戴隐形眼镜是大胆尝试。由于孩子年纪小,离焦软镜是和离焦框架功能镜交替使用的。两年下来,小患者的眼轴控制得很好,矫正视力能到0.6、0.7,不影响正常生活。“两年多来,他们就一直在茗视光进行持续治疗,不惜每次专程从广东到北京来就诊。”

实际上,周跃华当时还为小患者设计了后备方案。“当初我跟家长说,咱们试试离焦软镜,如果控制不好,我给孩子做一个近视屈光手术,在角膜上通过手术的方式形成一个离焦眼镜。”早在15年到20年前左右,周跃华就突破了当时屈光手术仅应用于成年人的共识,开创了世界级创新技术——儿童难治性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激光矫正。

“既然现有方案可以让孩子达到能够正常生活的视力,我们就没采取手术方法。毕竟对年纪这么小的儿童,能够用物理方法治疗,就先不要手术。”

在周跃华看来,每个患者是独立的个体。“就像我们的指纹,还有我们的容貌,每个人都有独立的特点,所以根据病人的特点去选择哪种治疗方式。”患者的每只眼睛只能做一种手术方式,所以精准定制的个性化手术就非常重要,“否则,对这个患者个体来说,就不是精准的个性化选择。”

周跃华介绍,以近视手术为例,精准个性化矫正,就是根据患者眼部的条件,给患者建议适合做哪几种手术方式,患者再根据自己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方式,来决定最终的手术方式。

03:避免近视防控的误区

周跃华虽然完成了超过30万例的近视手术,但他始终强调,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近视发展情况,积极采取近视防控措施,而不是仅仅寄希望于未来的手术矫正。他深知,近视防控的重要性远超过手术本身。

张晶进一步解释说,近视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防止孩子发展成高度近视。因为高度近视可能引发眼底并发症,甚至导致视力丧失。因此,在为孩子选择视力矫正方法的同时,必须结合有效的防控手段。

图片3.png

(茗视光眼科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主任张晶博士)

“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孩子在18岁之前不会发展到高度近视,从而避免潜在的眼底疾病风险”张晶表示。例如,眼轴的过度延长可能导致视网膜变性、裂孔等严重问题,甚至可能引发黄斑萎缩,影响视力矫正效果。一旦眼底出现病变,治疗过程将变得极为复杂。

张晶强调,既然能够早期发现孩子的近视问题,并且有多种有效的防控手段,家长就应该尽早采取行动。近视虽然可以防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现近视迹象,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在选择近视防控方式时,家长一定要寻求专业机构和专业医生的帮助,而不是仅仅自己在网上搜索信息。例如,对于低浓度阿托品的使用,周跃华提醒,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长期使用可能存在未知的风险。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必须谨慎权衡利弊。例如提及上述的四岁小患者,周跃华颇为动容。“如果孩子从四岁就开始使用阿托品,起码要使用十几年,很难说药物是否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带来大的副作用。”

张晶介绍,以茗视光为例,孩子三岁建立屈光档案后的每一次复查看诊,其实医生和顾问都会进行用眼健康知识的科普。在茗视光眼科的平台上也有给家长的科普和建议。“首先选择一家靠谱的医疗机构来给孩子进行建档,然后持续关注医疗机构的输出平台,家长们可以学习相关知识。”

因此,周跃华、张晶和茗视光眼科的其他医生在繁忙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之余,还积极投入近视防控的科普工作。他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提高公众对近视防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周跃华发现,有许多曾接受过近视手术的患者,现在也将自己孩子带到茗视光进行近视防控。越来越多家长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为孩子建档,并认真学习科普相关知识。“在近视防控的道路上,不必过度焦虑,家长和医生一道,为孩子进行精准个性化防控,减少和推迟近视的发生发展。”

图片4.png

(茗视光眼科一直积极致力于近视防控科普工作)